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更好地服务金安区及周边县区患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六安院区、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引进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并在皖西地区率先开展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手术,自此皖西地区迈入精准化、智能化、微创化机器人新高地。
神经外科创新手术机器人具有先进的视觉定位、颅内血管重建、智能避障及力传感等先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定位癫痫病灶、肿瘤边界、出血位置、脑功能区以及制定精准的癫痫、帕金森、颅内肿瘤、脑出血等手术方案。同时,帮助医生根据手术规划进行快速穿刺、引流抽吸、定向定位及电极植入引导,且有效规避颅内血管及重要功能区,让更多患者享受科技带来的高水准医疗服务。
患者叶大爷,72岁,因左侧肢体乏力伴麻木不适一月余入院,在我院检查发现右侧顶部占位性病变,并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考虑占位性病变压迫脑功能区以及压迫大脑回流静脉引起的左侧肢体不适症状,建议行手术切除肿瘤。考虑到叶大爷年事已高,且肢体乏力等临床症状,为最大程度降低脑神经、血管的损伤,保护患者神经功能,李继波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经过反复阅片、病例讨论,综合考虑手术风险及术后生活质量,在充分与患者家属沟通后,最终决定为其实施机器人辅助下颅内肿瘤切除术。
(肿瘤位于脑功能区,压迫回流静脉引起大面积脑水肿)
“滴…滴…滴…”神经外科手术室内,叶大爷在全麻状态下安静地躺着,旁边运行的机器发出轻轻的声响,一台崭新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放置在患者的头部,医护人员们正紧张地忙碌着,有的准备器械和药品,有的调试机器人的操作系统。
(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精准定位肿瘤位置形态)
手术正式开始,在机器人“助手”的导航下,李继波根据术前头颅CT、头颅MRI的数据分析结果,选择最佳开颅范围,精准定位肿瘤范围,成功完整切除肿瘤。
(术中肿瘤全切,术后CT瘤腔内无出血)
“这是手术机器人在皖西地区神经外科领域临床上首次应用于功能区肿瘤切除手术。”李继波表示,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其精准度和速度远远超过传统手术,具有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更好地保障手术安全等诸多优势。
“每一台脑外科手术都必须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李继波坦言,“为了更精准的定位病灶位置,有时不得不扩大手术的创口,这也导致了手术风险和副作用随之升高。”
集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手术机器人,让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更加如虎添翼。在李继波看来,手术机器人让之前一台台复杂的脑部手术操作变得更加“简单”,给神经外科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传统手术微创化,微创手术智能化,这将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手术机器人无疑是最热门的领域之一,机器人的介入让神经外科的手术朝着更微创、精准、高效的方向发展。
此项技术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市四院神经外科的治疗水平。神经外科团队表示,下一步将开展更多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手术,促进患者最大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为广大患者提高更优质安全的服务。(神经外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