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俗称“脑血栓”,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且早期容易随时间进展而加重,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病因。它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起脑功能损害。
脑梗死超早期特点与治疗关键
脑梗死发生后6-24小时内为超早期,此阶段症状逐渐明显,脑组织开始出现坏死,需采取静脉溶栓、介入手术动脉取栓等措施防止病情恶化,以减少脑细胞坏死,挽救患者生命。
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
(一)静脉溶栓
通过注射药物溶解血栓来恢复血液供应,操作简单,但需严格把握发病时间。
(二)颅内动脉取栓
通过介入手术技术,利用支架和导管抽吸技术从股动脉入路,至堵塞的血管,把血栓拉出来,介入手术不需要开颅。
(三)常用溶栓药物
阿替普酶和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脑梗死发病早期,通过静脉溶栓、介入动脉取栓恢复脑血液供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残疾程度和生活质量。但我国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及动脉取栓比例相对较低,主要因患者发病初期未能及时就医,所以抓住急性脑梗死早期特殊治疗的“黄金时间”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尤为重要。若未能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脑水肿、偏瘫甚至意识障碍,危及生命。
个体化治疗的实施
早期可根据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对于大动脉堵塞的患者,若溶栓治疗未能使血管再通,需及时进行介入手术动脉取栓,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黄金时间窗的重要性
(一)定义
黄金时间窗是指脑梗死发生后,进行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的最佳时间范围。
(二)具体时间范围
静脉溶栓时间窗通常为4.5小时内,时间越短效果越好,出血风险越小,在此时间窗内溶栓可最大程度恢复脑血液供应,减少脑组织损伤。
动脉取栓针对大动脉堵塞,6小时内可进行介入手术取栓,24小时内经评估后,部分患者仍可进行介入取栓,同样时间越早效果越好,风险越小。
抓住脑梗死“黄金时间”的方法
(一)熟悉脑梗死症状
若出现突发口歪、言语不清、肢体无力、肢体麻木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脑梗死,需立即赶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二)识别方法
可通过FAST试验识别,包括Face(微笑测试)、Arms(举手测试)、Speech(语言测试)、Time(记录发病时间)。
(三)联系急救服务
怀疑急性脑梗死时,立即拨打3228120(皋城路院区)等急救电话请求救援。
(四)告知医生症状和病史
就医时尽快告知医生患者症状、病史,包括用药情况、过敏史等,以助医生快速评估病情。
(五)尽快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如脑CT或核磁共振)是诊断脑梗死的关键。
(六)了解治疗过程、遵循医生建议
接受静脉溶栓或介入取栓前,了解治疗过程和可能风险很重要,建议与医生充分沟通,理解治疗目的、效果和潜在风险,配合医生实施治疗计划,以最大程度抓住“黄金时间”。
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键,因此要抓住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减少脑组织损伤,提高患者预后。
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皋城路院区和汉王路院区具备对脑卒中早期预警识别能力,拥有齐全的溶栓药物、成熟的动脉取栓能力,可实现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高效救治。(栾欢欢 供稿)
校对:续丹丹 责编:鲍春晓 审签:凡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