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
“人工智能辅助帕金森病的管理”
值此帕金森病日到来之际,为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倡导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我院神经内科专家们带大家一起正确认识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超300万,但公众对疾病症状及科学管理认知不足,部分患者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随着我国中老年人口的增长,未来帕金森病患病人数或将继续上升,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Q1帕金森病有什么症状?
1
手抖
抖即“静止性震颤”,是指手、胳膊、小腿等部位不由自主地抖动。
早期常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运动,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以及头部。
肢体静止时明显,活动时颤抖减轻或停止,这是帕金森病震颤的最主要特征。
2
僵
僵即“肌肉僵直”,是指肌肉变得紧绷,活动时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
患者就像戴了一副面具似的,表情呆板,眨眼减少,双眼凝视前方,称为“面具脸”;
肌强直发生在口、舌、咽部时,就会出现不能自然的咽唾液而导致流口水,饮水也会发生呛咳。
3
慢
慢即为“运动迟缓”,系扣子、鞋带等精细动作完成差;原来能完成的精细家务活明显的笨拙跟不上节奏或者不能完成。
走路的时候一侧胳膊不摆动,严重的时候在起步、转身时,难以迈出第一步,像粘在地下一样。
4
慌
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会出现平衡失调,常发生向前倾倒。还有步态异常,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起步,身体会前倾,重心前移,步伐小,越走越快,不能停步,医学上称为“慌张步态”。
除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还有一系列的非运动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也非常大。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与睡眠有关的症状,包括:失眠,夜间入睡困难,片段化的睡眠;日间过度疲劳、嗜睡,白天睡眠多,坐着都容易打盹;睡梦中噩梦、大喊大叫手舞足蹈等。此外还有嗅觉减退、便秘、焦虑、幻觉等,这些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能治愈吗
目前是不能治愈的,帕金森病不能逆转,但通过正规的治疗,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而且今后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会更多、更先进,所以我们对于战胜疾病要有信心。
目前有哪些治疗办法?
帕金森病不是一种致命病,一般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寿命,但若没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往往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残疾,或出现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明确诊断为第一步,药物治疗是第二步,手术治疗是第三步。不同阶段的帕金森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药物怎么应用?
药物的种类很多,新药也越来越多,如多巴丝肼、吡贝地尔、普拉克索、司米吉兰等。但是药物种类的选择还有服用的剂量、方法等要遵从专业医生的嘱托。患者可以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结合左旋多巴冲击试验等,可以确诊。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如运动障碍、震颤、非运动症状等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药物,每种药物在服药过程中都有不良反应,如异动症等。随着病程的进展服药后会出现症状波动,所以患者定期复诊很重要。患者从诊断初始医生就应该个体化制定服药计划,确定长程管理的方案,定期复诊的过程中调整方案。
哪些病人可以手术?
这涉及到术前评估问题。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术前评估,是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一步,这个评估过程由有经验的神经内科医师完成,其中包括临床症状、诊断的判定及专业量表的评定等。判定患者是否可以接受手术以及手术过程中脑内电极的安放位置,是为手术效果保驾护航的重要环节。
手术治疗怎么做?
我们医院可以开展吗?
手术是微创的,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在脑内特定位置植入电极,而后在患者胸部皮肤作一小切口,将一个小型脉冲发生器埋置在胸部皮下,用导线从头颈部皮下连接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
我院常规开展此类手术,手术结束后从外观我们是看不出患者做过手术的。
神经内科简介
我院神经内科分为本部和东区两个病区。有高级职称5人。可常规开展包括: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癫痫发作、昏迷、脑炎等疑难危重病症的急诊急救。常见神经内科疾病包括:脑卒中的病因筛查、治疗及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冲击试验、帕金森病UPDRS评分及联合药物治疗。周围神经病、代谢性疾病、认知障碍、脊髓疾病、癫痫病、脱髓鞘性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头痛、眩晕、神经症等常见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开展脑电图、动态脑电图检查。
全天候开展急性脑梗死r一tPA和尿激酶、TNK的静脉溶栓术,联合急诊科、120急救中心、影像科等科室,开展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救治脑卒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两病区均能独立展开了神经介入治疗,包括:DSA全脑血管造影术,急性脑梗死脑动脉取栓术,溶栓+取栓的桥接术,脑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慢性脑血管闭塞再通术(CTO),颅内外段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等。(梁波、庞国庆)
校对:续丹丹 责编:鲍春晓 审签:凡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