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走廊里人来人往,忙碌却秩序井然。我身着崭新的见习服,见习证端正地别在胸前,怀揣着对医学事业的无限敬畏与憧憬,踏入这片承载着生命希望的地方。每一步迈进,都像是在靠近梦想,近距离观摩医生们的日常工作,我深知,这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场试炼,更是为我未来医路开启的重要启蒙。
犹记得来到胃肠外科的第一天,那一幕至今仍在我脑海中清晰浮现。阳光穿透窗户,在医院的走廊上铺上一层暖煦的金纱。我随着带教老师步入病房,准备开展日常查房。就在这时,一位患者家属手捧着一面鲜艳的锦旗,满面笑容地向我们走来。锦旗上,“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几个金色大字在光线下夺目耀眼。那一刻,我注意到带教老师眼中闪过的惊喜与感动。他郑重地接过锦旗,与患者家属亲切交谈,询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并鼓励他们继续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那一瞬间,整个走廊都氤氲着温馨与和谐,连空气里都弥漫着希望与感恩。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站在一旁的我,一颗成为优秀医生的种子,在心底悄然生根发芽。
在胃肠外科和甲乳胸外科见习的日子,是我医学生涯中无比珍贵的时光。有幸得到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学习外科结打法与手术缝合技巧,这段经历让我对外科手术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入的认知。初次接触外科结打法时,面对那看似简单却充满技巧的绳结操作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带教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示范,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我渐渐掌握了外科结的基本打法,每一次成功打出的外科结都让我信心倍增。而手术缝合的学习则更加考验我的耐心与细心。带教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详细地讲解缝合要点,从如何挑选合适的缝合针线,到怎样精准把控缝合的力度与角度,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我紧跟老师的节奏,小心翼翼地练习,在老师的鼓励下,我逐渐克服了初次操作时的生疏与紧张,缝合技术也稳步提升。也正是在这些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每一台手术都是对生命的敬重与守护,每一次缝合都是对医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在骨科和泌尿外科的见习中,每一个实践环节都是对理论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对个人勇气与责任的一次考验。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患者,进行上手换药这样的实际操作。看着带教老师熟练地打开换药包,有条不紊地准备各类消毒用品和敷料,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从容与自信,我暗自下定决心,也要努力达到这样的水平。当老师示意我上前时,我的心跳不禁加速。按照老师的指导,先小心翼翼地揭开旧的敷料,然后对患者的伤口周围进行消毒,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换药的过程。我尽量让自己的动作轻柔,生怕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每一次擦拭、每一次粘贴,我都全神贯注。换药结束后我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患者微笑着向我表示感谢,就在那一瞬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作为医护人员的价值。我意识到,每一次换药,不仅是对患者伤口的治疗,更是对他们心灵的抚慰。
回顾这几个月的见习生活,我深切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在医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与理解,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纽带。因此,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患者的康复贡献自己的力量。(双主体教学学生 金敏)
校对:续丹丹 责编:鲍春晓 审签:凡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