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学快讯

骨二科微创技术助百岁高龄患者重获"脊"望

编辑:宣传科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0日 浏览量:1206



3月1日,市四院骨二科团队成功为102岁高龄的杨奶奶实施第2腰椎椎体成形术,以毫米级精准操作破解高龄手术禁区,让饱受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折磨的老人术后次日即实现自主翻身、下地行走。这例刷新区域纪录的高龄骨科手术,标志着我院在老年骨病微创治疗领域实现新突破。 

6aae7b690cb4077e08e2bf2ed5e7c6ce_.jpg

手术前X线片

手术前磁共振提示第2腰椎骨折

一个月前,家住金安区三十铺镇的杨奶奶不慎跌倒导致腰部疼痛,一致进行保守治疗,剧烈疼痛使其长期卧床,丧失行走能力,逐渐出现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于2025年2月28日至我院就诊,行影像学检查提示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面对患者超高龄、重度骨质疏松、脊柱退变、侧弯、旋转等畸形及多器官功能衰退的复杂情况,骨二科主任张杨组织多学科团队展开周密评估。传统保守治疗无法阻止恶性循环,必须通过手术重建脊柱稳定性,MDT会诊结论为治疗指明方向。

619fdfdaa678d6089cd6d07cdf0b7626_.jpg

手术后情况

手术团队采用领先的椎体成形系统,在数字减影C臂机精准导航下,通过一个不足3毫米的穿刺通道注入骨水泥,整个过程如同在豆腐上雕花,既要确保骨水泥均匀填充修复椎体,又要严防渗漏风险。在手术室、麻醉医生及巡回护士全程严密监护下,手术历时30分钟顺利完成,出血量不足5ml。

eac467c247b42701dfa8f97dc400d100_.jpg

术后,护理团队实施"阶梯式镇痛"方案,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术后6小时患者即能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食流质。看着母亲露出久违的笑容,家属激动地说:"原本担心百岁老人经不起手术,没想到疼痛缓解明显,术后第一天就可以翻身下地行走!"

目前杨奶奶已经康复出院,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长期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该案例的成功实施,为高龄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提供了重要临床范本,彰显我院在微创骨科与老年医学交叉领域的综合实力。骨二科将持续探索老年骨科精准治疗路径,让更多银发患者享有高质量晚年生活。(张杨)


椎体成形术科普
撑起脆弱脊柱的「生命水泥」


什么是椎体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是一种微创脊柱修复技术,通过向塌陷的椎体内注入医用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快速稳定骨折椎体、缓解疼痛并恢复脊柱高度。该技术被誉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救星」,尤其适用于高龄、基础疾病多、无法耐受开放手术的患者。


适应人群 


1. 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持续>2周,保守治疗无效)  

2. 椎体血管瘤、转移性骨肿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  

3. 椎体骨折后脊柱畸形影响心肺功能    


手术原理


1. 精准穿刺: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肤插入骨折椎体。  

2. 骨水泥灌注:通过空心针管注入高黏度骨水泥,凝固后形成「内部支架」,强化椎体结构。  

3. 即时稳定:骨水泥10分钟内硬化,术后疼痛缓解率可达90%以上。  


技术优势


微创:创口仅针眼大小,避免传统手术大切口和肌肉剥离  

速效:平均手术时间20-40分钟,术后2小时即可下床活动  

低风险:局部麻醉为主,规避全麻对高龄患者的心肺负担  

并发症少:严格影像监控下,骨水泥渗漏率<5%  


注意事项 


严重凝血障碍、椎体感染或骨折碎片压迫脊髓者不宜手术  

术后需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预防再骨折  

配合康复锻炼可进一步改善脊柱功能  


      此次为百岁老人成功施术,印证了椎体成形术在超高龄领域的应用价值。随着材料学与影像导航技术的进步,这一“以最小创伤解决最大痛苦”的疗法,正为更多脆弱椎体患者重铸生命支撑。 

END

校对:续丹丹  责编:鲍春晓  审签:凡  



;

皋城路院区:六安市皋城西路134号

汉王路院区:六安市金安经济开发区和平南路与汉王路交叉口

Copyrights 2015-2020 版权所有: 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0564-3212582

传真:0564-3212582

备案号:皖ICP备12019956号-2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150号